工业铝型材常见的的腐蚀形式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工业铝型材的铝腐蚀有七种常见类型:点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丝状腐蚀、均匀腐蚀、应力腐蚀开裂等
1、 点腐蚀
也称为孔腐蚀,是一种极为局部的腐蚀形式,在金属上产生针状、点状和孔状腐蚀。铝在大气、淡水或中性水溶液中会发生点蚀。严重的点蚀也可能导致穿孔。然而,腐蚀孔可能停止发展,腐蚀量保持在极限值。点蚀是一种阳极反应和自催化过程。也就是说,点蚀孔内腐蚀过程所产生的条件既可以促进腐蚀,也可以维持腐蚀。点蚀是一种阳极反应形式,它是一种自催化过程。
2、 均匀腐蚀:
在磷酸、氢氧化钠和其他溶液中,铝上的氧化膜会溶解,造成均匀腐蚀。溶解速度也很均匀。溶液温度升高,溶质浓度增加,促进了铝的腐蚀。
3、 电偶腐蚀
电偶腐蚀也是铝的一种典型腐蚀形式。铝的自然电位非常负。当铝与其他金属接触时,铝总是在阳极中以加速其腐蚀。电偶腐蚀也称为双金属腐蚀。腐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种金属电位序列的相对位置。
4、缝隙腐蚀 :
缝隙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当金属部件处于电解液中时,缝隙腐蚀是由于充气差速电池的影响。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的缝隙会加速缝隙中的腐蚀。金属与金属之间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的缝隙有足够的宽度来浸没介质并保持介质处于停滞状态。加剧缝隙内腐蚀的现象称为缝隙腐蚀,而缝隙外没有影响。缝隙腐蚀与合金类型关系不大,即使耐蚀性很高的合金也会产生缝隙腐蚀。近年来,对缝隙腐蚀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裂缝顶部的酸性环境是腐蚀的驱动力。
5、 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是指纯铝在晶间腐蚀中不活跃。晶间腐蚀的原因与热处理不当有关。合金元素或金属间化合物沿晶界沉淀,晶界是相对于晶粒的阳极腐蚀电池,导致加速晶间腐蚀。
6、应力腐蚀开裂:
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金属在应力(拉应力或内应力)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的损伤,不仅可以沿着晶界发展,而且可以通过晶粒扩展。随着裂纹在金属内部扩展,金属结构的强度将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发生突然损坏,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它们是:金属中的某种拉应力或残余应力。
7、丝状腐蚀 :
丝状腐蚀是膜下的一种腐蚀,它在膜下以蠕虫的形式发展。此膜可制成漆膜或其他层,且通常不会在阳极氧化膜下发生。